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

學而時習之


論語原文:
子曰: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

【註釋】
子:原為古代爵位的名稱;顧炎武日知錄:「匹夫為學者所宗,亦得稱子,老子、孔子是也。」
曰:說
學:效、覺也。學習的歷程,是仿效先覺者,然後有自己的領悟。
而:連接詞。
習:鳥數飛也。學習的狀況,如同幼鳥學飛,經常地練習。
說:讀ㄩㄝˋ,古代與悅字相通用。
有朋:有些論語的版本寫作「友朋」。
自:從。
樂:悅是心有所得的喜悅,樂是能夠施展抱負的快樂。
慍:心中不平衡、生悶氣。
君子:注重道德而有修養的人。

【譯意】
夫子說:一切學問,學過以後,要把握時機,有恆地練習;如此悠遊涵泳,心中的喜悅與成就感不就油然而生了嗎?學習有了成就,志同道合的朋友願意從遠方來共學,互相切磋,這不是件令人快樂的事情嗎?假使不能被別人理解,以致無法伸展抱負,心中也沒有一絲抱怨不平,這不就是一位真正有修養的君子嗎?

【故事】


懷素習字



懷素(725年-785年),俗姓錢,字藏真,湖南零陵郡(今湖南零陵縣)人。中國唐代書法家,書史上稱他「零陵僧」或「釋長沙」。他的草書和張旭齊名,後世有「張顛素狂」、「顛張醉素」之稱。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懷素.自敘帖

懷素少年時因為家裡窮,只好到寺廟出家每日誦經之餘,懷素還很喜歡練習書法。但是因為窮,懷素買不起較貴的紙張,於是他找來木板,在上面塗上白漆,反覆練習書寫。可是塗了漆的板子太光滑,不易著墨,他又開始積極尋找更適合練字的「紙張」。他發現,寺院附近荒地裡種植的芭蕉樹葉子很大,而且易於著墨。懷素欣喜若狂,於是摘下芭蕉葉鋪在桌上當紙用,臨摹學習古人的字帖。 
練字是一件枯燥乏味的苦差事,每天都要一遍又一遍的臨摹,但懷素卻樂在其中,反覆的臨摹在他看來正是人生樂事。時間長了,大片的芭蕉葉都被懷素摘光了,而小的葉子又捨不得摘。於是他乾脆帶著筆墨站在樹前,直接把字寫在鮮葉上,不論嚴寒酷暑,都從未間斷。後來,懷素又改用漆盤來代替紙張,反覆書寫把漆盤磨得越來越薄,直到穿透。
經過長年的刻苦練習,懷素終於練就特有的「狂草」。有人形容他的字「運筆迅速,如驟雨旋風,飛動圓轉,隨手萬變。」他的書作名篇《東陵聖母帖》、《論書帖》,《苦筍帖》流傳至今,仍被眾人稱頌。

【影片】




學習的狀況,如同幼鳥學飛,經常地練習